我们为您提供化工资料查询,分享技术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钆双胺百科知识

非售品
CAS:131410-48-5
分子式:C16H26GdN5O8
分子量:573.658

钆双胺百科知识

【概述】[1][2]

  对磁共振造影剂的发现始于 X 射线发现的第二年,最初的造影剂时亚硝酸铋等众多重金属类的造影剂,但是这一类造影剂含有大量的重金属,对身体的毒害性随着推广被发现。后来发展到第二代造影剂——碘造影剂,此类造影剂对神经毒害较大。后来问世的以钆双胺为代表的第三类造影剂具有毒性小,成像效果好的优点。造影剂的研究、生产以及临床上的应用,如同其它任何事物的发展规律一样,经历了由初级到高级,从简单到日益完善,由毒副作用较大到逐渐减少,造影效果与应用范围越来越好,越来越广泛的过程。随着人们对磁共振造影剂的认识越来越深刻,发展低毒性的造影剂时未来的趋势。因此磁共振造影剂的发展前景应是毒性更小,图像更清晰,在人体内停留合适的时间,给磁共振成像留出足够多的时间,同时检测完成后及时地排出体外,磁共振造影剂比 X 射线更小的毒害性在医疗实践中迅速推广,可以预见的是,在不远的将来磁共振造影剂将在疾病诊断和治疗中以其低毒性和准确性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磁共振造影剂钆双胺是一种金属钆的配合物,临床上将其注射液用于头部和脊髓核磁共振成像。

  钆双胺是比离子型磁共振造影剂安全性更高的新一代产品,其非离子性结构明显地减少了溶液内部的粒子数量,对体液的平衡渗透压影响非常小。同时,钆双胺相对较低的粘稠度减少了给护理人员带来的麻烦,使其更容易推注进人体内。此外,钆双胺首创了用酰胺基取代部分羧基,既保证了产品非离子型溶液的特性又降低了羧基的毒性。其具有安全系数高,副作用率低的优点。

【药理作用】[3]

  本品是非离子型顺磁性水溶性造影剂。注射后钆双胺很快分布到细胞外液,其分布量与细胞外液中水量相等。其分布半衰期为4分钟,排泄半衰期约为70分钟。钆双胺通过肾小球滤过而经肾脏排泄。

【药代动力学】[4]

  本品注射后,很快分布到细胞外液,其分布量与细胞外液中水量相等。分布半衰期为4分钟,排泄半衰期约为70分钟。肾功能不全者(GFR<30ml/min) 排泄半衰期延长与GFR值成反比。本品通过肾小球滤过而经肾脏排泄。对肾功能正常的患者,注射本品4小时后,约有 85%的注射量通过尿液排泄。静注24小时,有95%~98%的注射量被排泄。本品的肾清除率和总清除率几乎相同,与其他主要经肾小球滤过、排泄的药物相似。注射0.1~0.3mmol/kg时未见与剂量有关的药代动力学变化。本品无代谢物测出,未观察到与蛋白结合。

【适应症[3]

  适用于中枢神经(脑及脊髓)、腹、胸、盆腔及四肢等的磁共振成像。所需剂量必须一次静注。为了保证注射完全,可用NS冲洗静注用导管。

【规格】[4]

  无色透明液体,浓度:0.05 mmol/ml,5 ml/瓶、10 ml/瓶、 15ml/瓶。

【用法用量】[3]

成人剂量:体重100kg以内推荐0.1mmol/kg(相当于0.2ml/kg)或0.3mmol/kg(相当于0.6ml/kg)。体重100kg以上者,通常用20~60ml即可。

6个月以上儿童:推荐剂量为0.1mmol/kg(相当于0.2ml/kg)。一般增强持续时间为45分钟。

【不良反应】[3]

  不良反应大多短暂、轻微。偶于注射部位有不适,伴热、冷、胀及痛感。头晕、恶心、头痛、嗅觉和味觉减退、呕吐、瞌睡、感觉异常、视觉障碍、腹泻、焦虑、呼吸困难、胸痛、心动过速、震颤、关节痛或过敏样症状如荨麻疹、皮肤瘙痒或喉部刺激等均罕见。可能发生过敏反应。

【注意事项】[3]

  对钆双胺或其成分过敏的病人禁用。钆双胺比色(络合)法影响血清钙测定,对其他电解质测定也有影响,因此建议使用钆双胺后12~24小时内不作上述测定。严重肾功能不全者(GFR<10ml/min)、孕妇及哺乳期妇女慎用。给药前、后至少24小时内不应授乳。不能直接与其他药物混合使用。

【制备】[1]

方法1:用乙腈做溶剂,乙酸酐为脱水剂,吡啶为缚酸剂,在55~60 ℃下反应18 h。


方法2:这种方法使用DTPA与淀粉纳米粒,次磷酸钠混合,140 ℃搅拌4 h。后过滤,水洗得到二乙基三胺五乙酸二酐。


方法3:氯化钆与二乙三胺基五乙酸二甲酰胺在酸性条件下进行络合。最后调节pH至中性。通过重结晶得到最终产物。


【参考资料】

[1] 金志辉.钆双胺和门冬酰胺的合成工艺研究.青岛科技大学,2017

[2] 潘文进, 严建春. 磁共振对比剂钆双胺的临床应用效果分析[J]. 收藏, 2017, 13: 107.

[3] 临床用药速查手册

[4] 实用药物手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