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您提供化工资料查询,分享技术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全氟己酸铵质量检测

非售品
CAS:C6H4F11O2N
分子式:C6H4F11O2N
分子量:

工业用全氟己酸铵溶液
警告:本标准并不旨在说明与其使用相关的所有安全问题,使用者有责任采取适当的安全和健康措施,并应符合国家有关法规的规定。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工业用全氟己酸铵水溶液的要求、试验方法、检验规则和标志、包装、运输、贮存、安全。
本标准适用于由调聚法生产的全氟己酸形成的铵盐溶液。该产品主要用作氟聚合生产的添加剂。
全氟己酸铵分子式:C6H4F11O2N
全氟己酸铵相对分子质量:331.05(按2013年国际相对原子质量)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191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GB 536 液体无水氨标准
GB/T 601 化学试剂标准滴定溶液的制备
GB/T 603 化学试剂试验方法中所用制剂及制品的制备
GB/T 3143 液体化学产品颜色测定法
GB/T 6680 液体化工产品采样通则
GB/T 6682 分析实验用水规格和试验方法
GB/T 8170 数值修约规则与极限数值的表示和判定
GB/T 9722 化学试剂 气相色谱法通则
GB/T 9724 化学试剂 pH值测定通则
3 要求
3.1 全氟己酸铵溶液在常温状态下为无色、透明液体,无可见机械杂质。
3.2 配制全氟己酸铵溶液用全氟己酸的质量应符合表 1 的要求。
3.3 配制全氟己酸铵溶液用液氨的质量应符合 GB536 的要求。
3.4 配制液氨用水的质量应符合 GB/T 6682 三级水的要求。
3.5 全氟己酸铵溶液的质量应符合表 2 的要求。
表1 配制全氟己酸铵溶液用全氟己酸的质量指标
项 目                指 标
                 优等品 合格品
全氟己酸,ω /% ≥ 99.0 98.0
全氟辛酸,ω /% ≤ 0.01 0.01
注:如果用户有特殊要求,则按双方的协议执行。
表2 全氟己酸铵溶液的质量指标
项 目                 指 标
                  优等品 合格品
pH 5-7
氟离子,ω /% ≤ 0.0050
铁离子,ω /% ≤ 0.0005
固含量(70℃),ω /% 49~51
吸光度(435nm) ≤ 0.04
色度/Hazen 单位(Pt-Co 色号) ≤ 10 30
注:如果用户有特殊要求,则按双方的协议执行。
4 试验方法
警告:试验方法规定的一些过程可能导致危险情况,操作者应采取适当的安全和防护措施。
4.1 本标准所用试剂和水,在没有注明要求时,均指分析纯试剂和 GB/T 6682 规定的三级水,本标准所用标准滴定溶液、制剂和制品均按 GB/T 601 和 GB/T 603 的规定制备。
4.2 外观的测定
取5L全氟己酸铵溶液,目测为无色透明无机械杂质,用0.45μ m的有机膜过滤,在自然光下用肉眼直接观察滤膜,滤膜为无色或淡黄色。
4.3 全氟己酸及全氟辛酸的测定
4.3.1 方法提要
样品用正丁醇酯化,利用气相色谱仪,以毛细管柱分离组份,通过氢火焰检测器检测,删除丁醇峰及丁醇脱水后形成的丁醚峰,再根据各组份的保留时间,用面积归一化法计算。
4.3.2 仪器
4.3.2.1 电热鼓风干燥箱:精度 1℃;
4.3.2.2 电子天平:精确至 0.1g;
4.3.2.3 气相色谱仪:具三阶程序升温能力,配有氢火焰检测器,整机灵敏度和稳定性符合 GB/T 9722中的有关规定,线性范围满足分析要求。
4.3.2.4 色谱工作站;
4.3.2.5 进样针:1µL;
4.3.2.6 制样瓶:带衬 Teflon 瓶盖的 25mL 样品瓶;
4.3.3 材料和试剂
4.3.3.1 氮气:纯度优于 99.99%;
4.3.3.2 氢气:纯度优于 99.99%;
4.3.3.3 硫酸(98%);
4.3.3.4 正丁醇;
4.3.3.5 推荐色谱条件在表 3 中给出,其它能达到同等分离程度的色谱柱及色谱操作条件均可使用。
表3 推荐色谱条件
项 目         参 数
色谱柱 6%氰丙基苯、94%二甲基硅氧烷为固定相
柱子规格 柱长 30m,柱内径 0.32mm,膜厚 1.80µm
汽化室温度 200℃
柱箱温度
初始温度 60℃保持 2min,以 10℃/min 升到 150℃保持 5min,以 30℃/min
升到 220℃保持 5min
检测器温度 250℃
载气(N2)流量 1mL/min
氢气流量 30 mL/min
空气流量 300 mL/min
进样量 1µL
分流比 100:1
4.3.4 分析步骤
称取3g(精确至0.1g)全氟己酸样品于制样瓶中,依次加入1mL(98%)硫酸、5mL正丁醇,盖紧瓶盖,放入(90±1)℃烘箱中酯化30分钟后取出冷至室温。将已酯化好的样品加入10mL蒸馏水,盖上瓶盖震荡15s,静置10min分层,下层为不溶于水的有机相,上层为硫酸、丁醇和水的混合相,弃去上层混合相,重复三次。启动仪器,色谱操作条件稳定后吸取1µL有机相进样。
4.3.5 分析结果的表述
全氟己酸的质量分数ω1,按式(1)计算:
           A1
ω1=---------------×100 %.................(1)
           ∑Ai
式中:
 A1 ——全氟己酸丁酯的峰面积;
 Ai ——删除正丁醇及丁醚后样品中各组份的峰面积;
全氟辛酸的质量分数ω2,按式(2)计算:
           A2
ω2=---------------×100 %.................(2)
           ∑Ai
式中:
 A2 ——全氟辛酸丁酯的峰面积;
 Ai ——删除正丁醇及丁醚后样品中各组份的峰面积。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1%。
4.4 pH 的测定
按GB/T 9724的规定进行测定。
4.5 氟离子的测定
4.5.1 方法提要
当氟电极与含氟的试液接触时,电池的电动势E随着溶液中氟离子活度的变化而改变。当溶液的总
离子强度为定值且足够时,服从E=E0-2.303RT/FlgCF-,其中E与lgCF-成直接关系,2.303RT/F为该直线的
斜率,亦为电极的斜率。
4.5.2 仪器
4.5.2.1 实验室常用玻璃仪器;
4.5.2.2 氟离子选择电极;
4.5.2.3 饱和甘汞电极;
4.5.2.4 酸度计(精确到 1mV);
4.5.2.5 磁力搅拌器(具有聚乙烯搅拌子);
4.5.2.6 聚乙烯烧杯:50mL。
4.5.3 试剂
4.5.3.1 总离子强度缓冲液(TISAB):称取 58.8g 二水柠檬酸钠和 85g 硝酸钠,加水溶解,用盐酸调节 PH 到 5—6,在 1000mL 容量瓶中定容,摇匀。
4.5.3.2 氟化物标准溶液(100μ g/mL):将基准氟化钠预先于(105—110)℃烘箱干燥 2 小时,在干燥器内冷却至室温,并称取 2.2100g(准确至 0.0002g),溶解于水中,移入 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标线,摇匀,再从中准确吸取 100mL 该溶液于 1000m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后,贮存于聚乙烯瓶中。此溶液 1 mL 含氟 100μ g。
4.5.3.3 氟化物标准溶液 A(10.0μ g/mL):准确吸取 10mL 氟化物标准溶液(4.5.3.4 )于 100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
4.5.3.4 氟化物标准溶液 B(1.00μ g/mL): 准确吸取 1mL 氟化物标准溶液(4.5.3.4)于 100mL 容量瓶中,定容至刻度,摇匀。
4.5.4 样品测定
4.5.4.1 准确称取 1.5g(精确至 0.0001g)样品,置于内装 10 mL 水的 50 mL 聚乙烯杯中,混匀后将溶液转移到 250 mL 容量瓶中,加入 20ml 总离子强度缓冲液(4.5.3.1),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摇匀。
4.5.4.2 取三只聚乙烯烧杯,分别加入 50mL 氟化物标准溶液(4.5.3.3)(4.5.3.4)及样品溶液(4.5.4.1),以甘汞电极作参比电极,氟离子选择电极为指示电极,分别读取 A、B 溶液及样品溶液的电位值 E1、E2、Ex;电极斜率 S=E2-E1;S 应在 58mV±2mV 范围内。再在样品溶液中加入 1mL 氟化物标准溶液(4.5.3.2),待稳定后读取电位值 Es。
4.5.5 结果计算
氟离子的质量分数ω3,按式(3)计算:
           250×Cx×10^-6
ω3=------------------------×100 %.......... (3)
                 m
式中:
m ——样品的质量,单位为克(g);
250 ——容量瓶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Cx ——待测试样的浓度,单位为毫克/升(mg/L)
        Cs×Vs/(50+Vs)
Cx=------------------------------×100 %.......... (4)
       10^[(Ex-Es)/S]-50/(50+Vs)
式中:
Cs ——氟标液的浓度, 单位为微克每毫升(µg/mL);
Vs ——氟标液的耗用量, 单位为毫升(mL);
50 ——移取试样的体积,单位为毫升(mL);
Ex ——样品溶液电位值,单位为毫伏(mV);
Es ——加入氟标液后样品溶液电位值,单位为毫伏(mV);
S ——氟标液斜率。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的绝对差值不大于0.0005%。
4.6 铁离子的测定
4.6.1 方法提要
溶液中的Fe3+可用盐酸羟胺还原成Fe2+,邻菲罗啉与Fe2+在PH为4.2的缓冲溶液中,生成红色络合物,用分光光度法测定在其最大吸收波长510nm处的吸光度。
4.6.2 仪器
分光光度计:可见分光光度计。
4.6.3 试剂
4.6.3.1 邻菲罗啉溶液:1.2g/L;
4.6.3.2 盐酸羟胺溶液:100g/L;
4.6.3.3 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pH≈4.2;
4.6.3.4 亚铁标准溶液(0.002mg/mL):准确称取 0.7020 克硫酸亚铁铵,溶于约 50 毫升水中,加入 20毫升浓硫酸,转移至 1L 容量瓶中,稀释至刻度摇匀,此溶液每毫升含二价铁离子为 0.1 毫克,吸取此溶液 10 毫升于 500 毫升容量瓶中,用水稀释至刻度摇匀即为 0.002mg/mL 亚铁标准溶液。
4.6.4 标准曲线绘制
4.6.4.1 吸取亚铁标准溶液(4.6.3.4)0 mL、0.5 mL、1.0 mL、3.0 mL、5.0 mL、7.0 mL、10.0 mL分别置于 50 mL 容量瓶中;
4.6.4.2 依次加入 1 mL 盐酸羟胺溶液(4.6.3.2), 20 mL 醋酸-醋酸钠缓冲溶液(4.6.3.3),5 mL邻菲啰啉溶液(4.6.3.1);
4.6.4.3 用蒸馏水稀释至容量瓶刻度,摇匀,放置 20 分钟,用分光光度计在 510nm 处,用 1cm 吸收池,以试剂空白为参比,进行吸光度的测定;
4.6.4.4 以亚铁标准溶液的质量为横坐标,对应吸光度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
4.6.5 试样的制备与测定
准确称取3g(精确至0.0001g)样品,置于内装10 mL水的50 mL聚乙烯杯中,混匀后将溶液转移到50 mL容量瓶中,按步骤(4.6.4.2),放入(60±1)℃水浴中30分钟后取出,用流动的水冷至室温再按步骤(4.6.4.3)测定。在绘制的工作标准曲线上查得对应铁的质量。
4.6.6 结果计算
铁离子的质量分数ω4,按式(5)计算:
         c×10^6
ω4=--------------×100 %.......... (5)
            m
式中:
c ——标准曲线上查得铁的质量(μ g);
m ——样品的质量 (g)。
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算术平均值为最终测定结果,两次平行测定结果的绝对差值不大于这两个测定值的算术平均值的40%。
4.7 固含量的测定
4.7.1 方法提要
样品在70℃的条件下加热,测定加热后剩余固体的质量。
4.7.2 仪器
电热鼓风干燥箱:精度1℃。
4.7.3 测定步骤
称取约1.5g样品与已清洁干燥的称量瓶中并称重,打开盖子放到70℃鼓风干燥箱中干燥1小时,然后取出,盖上盖子,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重。
4.7.4 结果计算
固含量的质量分数ω5,按式(6)计算:
          m2-m0
ω5=-----------------×100...........(6)
          m1-m0
式中:
m0 ——空称量瓶重,单位为克(g);
m1 ——样品加称量瓶重, 单位为克(g);
m2 ——烘干样品加称量瓶重, 单位为克(g);
以二次测定的算术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误差不大于0.2%。
4.8 吸光度(435nm)的测定
以水为参比,用1cm玻璃比色皿,测定样品在435nm处的吸光度。
4.9 色度的测定
按GB/T 3143 的规定进行。
5 检验规则
5.1 标准中表 1、表 2 中的全部项目均为出厂检验项目。
5.2 每批产品必须由生产厂的质量检验部门检验,并保证出厂的所有产品符合本标准要求。每批产品应有质量证明书,内容包括:产品名称、产品等级、生产厂厂名、厂址、生产日期、净含量、产品各项指标测定值及本标准编号。
5.3 相同工艺,全氟己酸铵溶液检验以釜为单位,每釜为一批,采样量不少于 5100mL;全氟己酸采样不少于 200mL,采样方法每釜一批。
5.4 采样方法按照 GB/T 6680 的规定进行。
5.5 使用单位有权按本标准的规定对所收到的产品进行验收。
5.6 当供需双方对产品质量发生异议时,可由双方协商解决或由法定质量检验部门按本标准的规定进行仲裁。
5.7 检验结果的判定按 GB/T 8170 规定的修约值比较法进行。检验结果如有任何一项指标不符合本标准规定的要求时,应重新从该批产品中取双倍量的样品复检;复检结果如有一项不符合本标准要求,则该批产品为不合格。
6 标志、包装、贮存、运输和安全
6.1 全氟己酸铵溶液应包装在密封的聚乙烯塑料桶内,每桶净含量为 1000kg,也可根据用户要求。
6.2 包装容器上都应附有产品名称、批号或生产日期、桶号、净含量和本标准号、商标、生产单位、厂址及 GB/T 191 规定的“向上”、“怕晒”标志。
6.3 运输途中应防曝晒、雨淋,防高温。
6.4 产品应贮存于清洁、阴凉、通风的仓库内,远离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
6.5 安全
6.6 使用者穿戴合适的防护服、手套并使用防护眼镜或面罩,一旦接触,立即使用大量清水冲洗,必要时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