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您提供化工资料查询,分享技术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碘化银

规格:99%
包装:25kg/桶
最小购量:1kg
CAS:7783-96-2
分子式:AgI
分子量:234.77


CAS: 7783-96-2
分子式: AgI
分子量: 234.77

中文名称: 碘化银

英文名称: Silver iodide
         colloidal silver iodide
                 neosilvol
                 silver iodide

性质描述:亮黄色无嗅微晶形粉末。有感光性,可感从紫外至40nm波长的光线。

  在光的作用下,碘化银分解成极小颗粒的“银核”,而逐渐变为带绿色的灰黑色。β型碘化银为立方晶系,比重6.010,熔点558℃,沸点1506℃。α型碘化银为六方晶系,比重5.683,加热至146℃即转变为β型碘化银。

溶于水和稀酸,微溶于浓氨水,与浓氨水一起加热时,由于形成AgI.1/2NH3结晶,碘化银转为白色。可溶于 氰化钾硫代硫酸钠溶液和浓硝酸中。易溶于碘化物(如碘化钾)溶液中。与碘化物形成[AgI2]-或[AgI4]3-络合离子。

无论碘化银的固体或溶液,均具有感光特性,故应贮存于棕色瓶中避光保存。

质量标准:
外观   淡黄色无臭微晶形粉末
含量   大于99%
氯根   小于100ppm
水溶物  小于0.05%
水溶反应 符合

用途:它和溴化银混合,可制造照相感光乳剂。在人工降雨中,用作冰核形成剂。还能防冰雹、防霜冻、防雪、防风暴,甚至可以防台风。也是热电池的原料。

  碘化银是制备碘化物和染料的原料,医药上作甲状腺肿防治剂、眼玻璃体浑浊的吸收剂、祛痰剂和利尿剂。观光材料工业用作感光乳化剂、彩色照片媒染剂。还用作食品添加剂、助熔剂和石版印刷,也用作分析试剂、色层分析和点滴分析。

附: 碘化银和干冰人工降雨的原理
云是由水汽凝结而成;而云的厚度以及高度通常由云中水汽含量的多寡以及凝结核的数量、云内的温度所决定。一般来说,云中的水汽胶性状态比较稳定,不易产生降水,而人工降雨就是要破坏这种胶性稳定状态。

如何才能破坏这种状态呢? 一是降低温度,使水蒸气达到饱和状态,只有达到饱和状态,水蒸气才能冷凝形成雨滴。二是增加云中的凝结核数量,有时候即使水蒸气达到、甚至超过饱和状态,也不一定能冷凝成雨滴,这种现象叫做过饱和。这时,如果有大量凝结核的存在,过饱和的水蒸气会迅速聚集在凝结核上,形成雨滴。 既然知道了雨滴形成的条件,那么人工降雨就不是难事。

人们常采用干冰或是AgI来进行人工降雨,而两种物质的作用机理是不同的:干冰可以降低云层的温度,促进水蒸气冷凝;根据结晶学原理,晶体在形成过程中首先形成晶核,结构相似的物质由于可作为结构相似物质的晶核,因之可用作结构相似物质的晶种。

AgI之所以能用于人工降雨,在于Agl微粒结构与冰结构很相似AgI可以充当水蒸气的凝结核,因为AgI和云层中天然的冰晶很相似,都为六方晶系。碘化银增雨剂播散过后,不会立即形成降雨,在不同的风力和扩散条件下,这些雨水的“种子”需要时间来“发芽”,然后才会进入主云系,为增雨作业影响区域带来降雨。在冬天,“发芽”时间一般是3-6小时,在夏天,最少只需30分钟。

   另据报道,近期各地人工增雪公开报道中屡次提到的增雪剂碘化银,引起网友关注。网友“为看你一眼”通过微博说:北京连续下了两场雪。不过,据报道这两场雪都采用了人工增雪的办法,即向云层中播撒碘化银,银是重金属,对环境不会有影响吗?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表示,人工增雨增雪是一个微物理过程,而不是产生新物质的化学变化,人工影响天气作业中经常使用的干冰、液氮、碘化银等催化剂并不会造成环境污染。干冰、液氮汽化后成为二氧化碳和氮气,它们本身就是空气的组成部分,对环境不会产生影响。碘化银中的银离子是重金属,但碘化银用量极小,分散在很大的区域里面,单位面积的含量微乎其微。

  北京市气象局称,碘化银是否对空气、土壤产生影响,中国科学家做了大量研究。就目前的情况看,因为它用量不大,我们认为不存在危险。“我们每一个烟条里大概含碘化银11克。今年初雪我们燃烧了1200多个碘化银烟条,大概是13公斤碘化银,它的作业面积在北京9个区县,保守地说是1万平方公里,那么每平方公里只有1.3克,非常微量,它不会对环境造成什么污染。”

  针对网友对人工增雨雪成本和安全性的质疑,气象局同志答复,碘化银的采购成本并不高,大概是3000~4500元/kg,就算是有些市场波动,一次采购的碘化银能做大量的烟条。当然碘化银采购之后要制作成催化剂,还有其他一些工艺,可能会相应地增加一些成本,但整体来看,使用碘化银增雪不会花很多钱。至于干冰等其他催化剂,价格也不会太高。

  按照2002年国务院颁布的《人工影响天气管理条例》的规定,实施人工影响天气作业,必须在批准的空域和作业时限内,严格按照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规定的作业规范和操作规程进行,并接受县级以上地方气象主管机构的指挥、管理和监督,确保作业安全。气象局介绍:北京这两场雪,都采用的是高山地基烟炉燃烧碘化银增雪的方式,不涉及高空射击,基本不造成危险。

 因人工降雨每年每平方公里所用的碘化银是在0.5克左右。因为催化剂量比较少,所以不会造成对环境的污染。

其它卤化银 卤素与银形成的化合物,除氟化银外均为沉淀,氟化银、氯化银为白色,溴化银为淡黄色,碘化银为黄色。

卤化银感光材料一般按用途分为以下10类。①普通摄影用感光材料。主要有黑白和彩色胶片、胶卷和相纸,用于拍摄户外和室内景物及人像。②卤化银全息摄影材料。利用卤化银的光敏性记录物体在激光相干下形成的干涉条纹,然后经显、定影加工,在白光下即能显示出被摄物体的立体全息像。其曝光灵敏度高、光谱响应宽,适应不同激光波长,所形成的全息图像景深大、视角广、耐湿性好。③遥测感光材料。分为摄影机探测感光材料和遥测复制感光材料。前者通过摄影机拍摄遥感器探测到的物体信息,主要有全色黑白胶片、黑白红外胶片、彩色红外反转片和彩色片。后者用于复制前者所得到的图像信息,其卤化银粒子细、分辨率高、清晰度好,但感光度低。④印刷用卤化银感光材料。用于印刷制版,多采用尺寸稳定的聚酯片基作支持体。反差大,解像率高,清晰度好。⑤缩微摄影材料。主要有摄影胶片、拷贝用胶片和硬拷贝材料。摄影胶片可满足制作高缩率影像和长期保存的需要;拷贝胶片用于复制缩微原底片资料,制成各式实际使用的缩微品;硬拷贝可把缩微胶片上的影像还原放大,使之能用眼睛直接阅读。⑥高速摄影感光材料。用于记录高速瞬变现象的时空信息。主要有高速黑白胶片、彩色胶片、X光胶片、高速黑白和彩色反转片。其最大特点是感光度高。⑦天文摄影感光材料。用于天文研究领域,多采用玻璃板作支持体,称天文干版。由于天文摄影的主要对象是发光暗弱的遥远星系,故所用感光材料具有较低的低照度互易律失效特性。⑧电影感光材料。又称电影胶片。包括摄影胶片、复制胶片、拷贝胶片、录声胶片和染印法胶片。具有良好的透明度,涂层均匀,有一定的机械性能和精确的几何尺寸。⑨X光感光材料。主要是X光胶片。利用X光作辐射源,在医学领域用于临床检查和诊断疾病;在工业上用于无损探伤。⑩红外感光材料。在乳剂层中加入红外增感染料获得。对红外辐射敏感,能显示出人眼所不能观察到的现象。有黑白和彩色两种。多用于航空摄影、天文摄影以及军事侦察和公安业务中。

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

一种ISO速度小于320的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其特征为包括载体,以及其上叠加的至少两个感光度不同的感红卤化银乳剂层,至少两个感光度不同的感绿卤化银乳剂层,至少一个感蓝卤化银乳剂层和至少一个非敏感层,其中在各个具有最高感速度的感绿卤化银乳剂层和感红卤化银乳剂层中包含的厚度为0.15μm或者更小的卤化银平片状颗粒占其中卤化银颗粒总数的50wt%或更多;其中乳剂层一侧感光材料的干膜总厚度为24μm或者更小;并且其中在至少一个感光材料的卤化银乳剂层或非感光层中包含下面定义的化合物(A)。化合物(A):具有一个或者多个杂原子的杂环化合物,其中通过加入杂环化合物与不加入该化合物时相比,显示出该杂环化合物实质上能够增强卤化银彩色感光材料的感光度。

底片又译作菲林(film的音译)。现今广泛应用的底片是将卤化银涂抹在乙酸片基上,当有光线照射到卤化银上时,卤化银转变为黑色的银,经显影工艺后固定于片基,成为我们常见到黑白负片。彩色负片则涂抹了三层卤化银以表现三原色。除了负片之外还有正片及一次成像底片等等。

胶卷以感光速度来分别,由最低速之ISO 25度至高速之ISO 3600。以片幅大小来分别有常用的120型(大底片)、135型(最常用)、110型等,还有另外为拍摄广告或大型海报而设的诸如8"X10"大幅底片。以感光类型来分的则有黑白胶卷、彩色胶卷、红外线胶卷等。

氟化银
物理特性 在常温下为白色晶体,熔点为708K,在标况下(0摄氏度,273.15K,101KPa)溶解度为1800g/L,合约14.17mol/L,极易溶于水.
化学键 其中Ag-F键长246pm,小于其它卤化银.共价半径为246pm,与Ag-F键长相同,应区别于其它卤化银.
键型为离子键,也与其它卤化银相异.晶格类型类似于氯化钠,与氯化银/溴化银相同(碘化银晶格类型类似于硫化锌.)(其它卤化银均有共价键倾向:氯化银/溴化银的键型为过渡键,碘化银键型为共价键)

制备
由于AgF易溶,可将Ag2O溶于氢氟酸中制取:Ag2O+2HF===2AgF+H2O
需要注意的是,长期大量接触氟化银者可能导致慢性氟中毒,吞咽氟化银者可导致急性氟中毒而死.

分子式:AgCl
简述:白色粉状晶体
CAS号:7783-90-6
物理特性
相态:固态
颜色:白色,在光作用下颜色会变深 (见光变紫色并逐渐变黑)
密度:5.56 g/cm;
摩尔质量:143.323 g/mol
熔点:455℃
沸点:1550℃

安全提示
半数致死量(鼠,口服):10000 mg/kg

其它特性
溶解度:0.0019 g/l水 (在水中的溶解度为2∙10-10 mol2/l2。)
易溶于:浓氨水、硫代硫酸溶液、氰酸溶液 煮沸的浓盐酸(在这些溶液中它形成[Ag(NH3)2]+、[Ag(S2O3)2]3−和[Ag(CN)2]0−等。)
不易溶于:有机溶液
不溶于:水、乙醇,稀酸。
晶体结构:与NaCl结构一样
热力学ΔfH0s:-127kJ/mol
S0s:96J/(mol · K)

氯化银是由氯化钠溶液或盐酸加入硝酸银溶液生成沉淀而得,应在暗室红光下进行。
由于氯化银非常不易溶,因此在实验室中它常被用来测定样品的含银量。
在不是非常敏感的照片胶卷、胶版和胶纸上有使用氯化银。但一般胶卷上使用的是化学性质上类似,但是更加对光敏感的溴化银AgBr。
氯化银在电化学中非常重要的应用是银-氯化银-参比电极。这种电极不会被极性化,因此可以提供精确的数据。由于实验室中越来越少使用汞,因此Ag/AgCl-电极的应用越来越多。

这种电极可以使用电化学氧化的方式在盐酸中制作:比如将两根银线插入盐酸中,然后在两根线之间施加一至二伏电压,阳极就会被氯化银覆盖(阳极反应:2Ag + 2HCl -→ 2AgCl + 2H+ + 2e−,阴极反应:2H+ + 2e− -→ H2,总反应:2Ag + 2HCl -→ 2AgCl + H2)。使用这个方式可以确保氯化银只在电极有电的情况下产生。

与其它卤化银盐如AgBr和AgI不同的是氯化银能够溶解在稀的氨溶液中:
AgCl + 2NH3 -→ [H3N-Ag-NH3]+ + Cl−
在氰酸溶液中氯化银也能溶解并形成类似的复合物。在浓盐酸中氯化银可以形成[Cl-Ag-Cl]-,因此有限可溶。
在氨溶液中加入硫化物又可以形成不可溶的银盐:
2[Ag(NH3)2]+ + S2− -→ Ag2S↓ + 4NH3

溴化银
溴化银为淡黄色固体,不溶于酸,可见光分解:
2AgBr=2Ag+Br2
(条件为光照)

溴化银见光分解成:
银单质与溴单质
变色镜片是在普通玻璃中加入了适量的溴化银和氧化铜的微晶粒。当强光照射时,溴化银分解为银和溴.分解出的溴的微小晶粒,使玻璃呈现暗棕色。当光线变暗时,银和溴在氧化铜的催化作用下,重新生成溴化银.于是,镜片的颜色又变浅了。

2AgBr==光照==2Ag+Br2

AgBr具有感光性

常用于照相术照相底片,印相纸上涂一簿层含有细小溴化银的明胶,摄影时强弱不同的光线射到底片上时就引起底片上AgBr不同程度的分解分解产物,溴与明胶化合,银成为极细小的银核核析出底片上,哪部分感光强AgBr分解就越多那部分就越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