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您提供化工资料查询,分享技术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咪唑醛

规格:99%
包装:25kg/桶
最小购量:1
CAS:83857-96-9
分子式:C8H11ClN2O
分子量:186.64

结构式
    

CAS:83857-96-9
分子式:C8H11ClN2O
分子量:186.64
 
中文名称: 2-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
                      2-正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
                      2-正丁基-5-氯-4-甲酰基咪唑
                      咪唑醛 

英文名称: 2-Butyl-4-chloro-5-formylimidazole
                      2-butyl-5-chloro-1h-imidazole-4-carbaldehyde
                      2-butyl-4-chloro-5-imidazolecarboxyaldehyde
 
性质描述: 微黄色至白色结晶粉末,熔点97-100 ℃,密度1.240,溶解度 微溶,水溶解性 微溶。

合成路线:主要有五条。
①以戊腈为原料,在甲醇溶液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得到亚胺甲酯盐酸盐,再与二羟基丙酮缩合、氯化、氧化得到2-正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以脒代替亚胺甲酯盐酸盐,也可生产2-正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
②以戊腈为原料,在甲醇溶液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得到亚胺甲酯盐酸盐,然后与甘氨酸甲酯反应得到咪唑啉酮化合物,最后经氯代、氧化后得到
③以戊腈为原料,在甲醇溶液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得到亚胺甲酯盐酸盐,然后与甘氨酸反应得2-正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到N-羧甲基戊脒,再经成环、氯代、氧化后得到2-正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
④以戊腈为原料,在甲醇溶液中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得到亚胺甲酯盐酸盐,再中和得亚胺甲酯化合物,另以丙二酸二甲酯为原料,经2步反应得到2 -胺基丙二酸酯化合物,再将亚胺甲酯化合物和2-胺基丙二酸酯化合物反应缩合成环得到咪唑酸酯,最后在三氯氧磷作用下得到2-正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
⑤以戊酰氯和甘氨酸甲酯为起始原料,经缩合、胺化、成环反应得到咪唑醇化合物,最后在POCl3、DMF 作用下得到2-正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


制备:
1、戊脒盐酸盐的制备
   加入戊腈41.57g(0.5mol)、无水甲醇25.6g(0.8mol),于低温冷却下通入干燥的氯化氢气体36.5g,静置过夜。滴加无水甲醇的饱和氨溶液。维持反应温度不超过20℃,pH值达8.5时停止滴加,室温下继续搅拌3h,抽滤除去氯化铵,无水甲醇洗涤,减压蒸除溶剂,冷却,得61.3g戊脒盐酸盐,mp:191~193℃(收率:90.1%)。

2、2-丁基-1H-咪唑-5(4H)-酮的制备
    加入戊脒盐酸盐13.6g(0.1mol)、40%乙二醛水溶液10mL,搅拌,滴加20%NaOH中和,于20℃反应4~5h。冷却至-5℃保温24h,过滤。将固体加到40mL乙醇中,并加入氢氧化钠8g、水40mL,加热回流20min,减压蒸干溶剂,加水用甲苯萃取,蒸干甲苯得2-丁基-1H-咪唑-5(4H)-酮粗品13.5g(直接用于下一步)。

3、2-正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的制备
将25g三氯氧磷溶解于50mL甲苯中,搅拌10min,10℃下分批加入2-丁基-1H-咪唑-5(4H)-酮9.8g(0.07mol),升温至100℃滴加DMF12.8g(0.175mol),在100~105℃下反应2h。反应结束后倒入150mL冰水中。加入硅藻土,搅拌,调pH值至1~2,搅拌30min,过滤,滤饼分别用甲苯、水洗涤。合并滤液与洗涤液,分液,并用甲苯萃取。合并有机层,无水硫酸镁干燥。过滤,减压浓缩至10mL。于-20℃下搅拌析晶5h。过滤,滤饼用少量冷冻甲苯洗涤。干燥得黄色晶体8.36g(两得到咪唑啉酮化合物(3),最后经氯代、氧化后得到2-正丁基-4-氯-5-甲酰基咪唑。


质量标准:
含量   ≥99.0%(HPLC)
干燥失重 ≤0.5%

用途: 第一代口服非肽类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抑制剂氯沙坦( Losartan) 的关键中间体。降压药洛沙坦中间体,沙坦类中间体

参考文献:
1 双核铜(II)和四核二铁(III)-卟啉-二铜(II)与2-咪唑醛和乙酰吡嗪席夫碱的配合物的磁性能和穆斯堡尔谱  SHEU JINNFWU;WEI HOHSIANG  JOURNAL OF THE CHINESE CHEMICAL SOCIETY  1992  (4),305-309 
2 1-甲基-2-咪唑醛肟锰(Ⅲ)配合物的合成、晶体结构及电化学性质研究  丁瑜;夏彩芬;胡宗球;库宗军;周环波;李春莲;高大顺  化学学报  2009  (14),1579-15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