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为您提供化工资料查询,分享技术资料和最新研究成果!

氨基甲酸乙酯论文

规格:CP
包装:500g/瓶
最小购量:2瓶
CAS:51-79-6
分子式:C3H7NO2
分子量:89.09

关于氨基甲酸乙酯麻醉的正确使用

  氨基甲酸乙酯(又名乌拉坦)是动物实验时常用的麻醉药之一。这里就正确使用氨基甲酸乙酯提出一些注意点,以供参考。

  一、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安全性较好的麻醉药物,家兔静脉麻醉的一般剂量为1克/千克体重,常配成10~20%溶液使用。

  二、兔、猫、大鼠等小动物实验时,只要正确使用,急性麻醉意外致死是完全可以避免的。须注意的是注射速度要适宜。前一半的剂量可在三分钟左右时间内均匀注入,同时注意动物的行为变化(四肢的肌肉张力、角膜反射等)。后一半剂量的注射速度更应放慢,同时注意动物的反应。当动物的肌肉张力明显减弱、角膜反射迟钝、呼吸较慢而平稳、用手捏动物的皮肤而无明显挣扎、动物瘫软倒地时,即可停止注射。据我们的经验,一般用四分之三剂量即可,不必都用足量。

  三、一般的家兔解剖实验按上述剂量只需注射一次即可进行。假如实验时间较长,动物逐渐清醒挣扎影响实验的继续进行时,可追加麻醉,剂量为首次注射量的五分之一~四分之一,注射时的注意点同前述。

  四、应用氨基甲酸乙酯麻醉与乙醚麻醉相比,优点是:可避免乙醚的强烈的刺激性气味,消除了乙醚遇火易爆炸的危险性。另外,一次麻醉后能维持多时,不象乙醚需经常加药。但是它的缺点则是掌握麻醉深浅不如乙醚方便。注射不当会引起呼吸抑制而窒息至死。万一发生急性麻醉意外时,可立即用手挤压家兔胸廓进行人工呼吸,必要时还可作气管切开插管术。按我们的体会,只要过量不严重,及时抢救是有可能使动物起死回生的。

  五、实验结束后,麻醉过的兔肉最好不要食用。氨基甲酸乙酯是我国卫生部1982年9月明文规定必须淘汰的 127种医用药品之一,临床上早已禁止应用于病人,理由是对人体有致癌的危险性。因此,为了确保健康实无必要去冒这种危险而贪口福。假如单从食用角度来讲,可改用戊巴比妥钠(30毫克/千克体重),因为这是一种临床上常用的巴比妥类药物。但是该药的安全性不如氨基甲酸乙酯,药物耐受性的个体差异甚大。因此,静脉注射时,须格外谨慎进行。